阅读历史 |

第二百三十五章成为范增后,项羽有了读心术(一)(1 / 2)

加入书签

帝王千百位,霸王只一人。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项羽

一头银发,胡须花白,脸上的褶子,枯树皮般的手背。

荪歌望望湖面的倒影,又忍不住看了看自己的手。

啪地一声,把鱼竿扔在一旁。

这跨度,着实有些大的让人意想不到。

闭眼前,她还至死是少年,眉眼清爽,俊逸年轻。

再睁眼,她就成了一个糟老头子。

看样子,一只脚已经跨进了坟墓。

这年龄,比赵高都大。

荪歌长吁短叹,扔在一旁的鱼竿却往下一坠。

鱼上钩了!

这也行?

这一刻,荪歌不得不怀疑,糟老头子也是个有气运的。

荪歌拉杆,将鱼放在一旁的木桶里,靠在树上,一边看着鱼扑腾,一边接收她的新身份。

范增?

范增!

荪歌心中先是又惊又喜,随后又是一阵儿失落。

这片时空,并不是曾经的时空。

也许,无论时空怎样斗转,千古一帝都无愧于千古一帝之称。

但,赵高……

荪歌唏嘘,幽幽叹气。

既是范增,那么想来此行定与西楚霸王项羽脱不了干系。

熟人啊!

那个小豹子似的横冲直撞当街拦她的车架,被她掰弯了长枪,然后扑通一声跪下一声拜师的项羽。

这是她记忆中的项羽,却不是这方世界的项羽。

项羽出身楚国贵族,祖父项燕是楚国最后的抗秦大将,王翦率六十万秦军与楚军对峙一年多,一战歼灭四十万楚军,项燕兵败自杀。

楚国是大秦一统六国最难啃的骨头。

楚国败亡,大秦势不可挡。

那一年,项羽不足十岁。

史书上从未对项羽的父母有任何记载,但大抵也是死在了这场秦灭楚之战中。

至此,项羽就跟在叔父项梁身边。

项梁杀人,为躲避仇敌,便带着年少的项羽从岳阳流窜到会稽郡吴县。

也就是在吴县,开启了项羽风云色变的一生。

而范增就是西楚霸王项羽身边的第一谋士,被项羽尊为亚父。

但最终还是君臣离心,一招反间计,项羽疏远了范增,范增归乡下落不明。

荪歌又忍不住叹气,这一次,是为了灭秦啊。

范增辅项羽,灭秦是不可更改的宿命,荪歌颇有些颓唐。

估摸着时间,秦始皇尚在世。

她若是提前出山,也许可以在秦始皇游会稽郡,渡浙江时,她还能远远看一眼。

是啊,唯一的一面,也是最后的一面。

如今她是范增,她又何必要硬生生的等到项氏叔侄在会稽郡举起反旗才出山。

对,她要提前去。

但愿,但愿还能赶得上吧。

荪歌看着已经转凉的天,已经越发萧瑟的风。

不再耽搁,荪歌自居鄛出,赴会稽郡。

此时,她已经年近七十了。

这比范增提前出山了三年。

此时的项羽,二十二岁。

这三年,是她为自己增加筹码的时间,也是调教项羽的三年。

似剧情中那般,范增在陈胜吴广的张楚政权被灭,项氏已经在会稽站稳脚跟高举大旗时出山,已经稍显迟了。

范增在居鄛有好出奇计之名,但也止于居鄛。

幸好,居鄛距离会稽并不算很远。

路引在手,倒也少了很多的盘查和怀疑。

荪歌到达吴县时,购置了一处房产,距离项氏叔侄所在并不远。

若翻墙,也就是一条街,两墙之隔。

只是,项家的那个院子,比她大多了。

明明是犯事逃窜在外躲避仇敌,却还是得了会稽贤士、大夫、豪强的欣赏,过的风生水起。

荪歌一个年近七十的老头儿,经常翻上屋顶,远远的看着项羽练舞,刀枪棍棒无一不精。

且力大无穷,天生神力。

二十二岁的项羽,有圣人之相的重瞳子,身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虽稍显稚嫩,但仍能见霸王之相。

在她还是赵高的时候,这个年纪的项羽已经领兵在外,消弭匈奴之患,替她和陛下戍守北境了。

当年,她死的突然。

那些她收拢的小崽子,都天南海北各守一处,如今竟以这样的方式,奇迹般的弥补遗憾。

啧啧啧,不行!

这个时候的项羽,比之她曾经雕琢出的最完美的作品差远了。

不过,也正常。

月光下,挥舞着霸王枪的项羽,阴差阳错,抬眸看向了不远处。

人?

老人?

头发白了?

屋顶?

项羽停下手中的动作,撑杆翻墙,离开了院落。

院墙外,项羽思量着是否要贸然闯进去。

叔父几次三番嘱咐他三心而行,莫要意气用事。

但看着老头儿在屋顶上摇摇欲坠,项羽又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