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百三十章 换个思路(1 / 2)

加入书签

张小瑜提溜着一大包瓜子,土拨鼠提溜着一大包炒花生,大摇大摆的走向那一帮大婶大嫂聚集地。

张小瑜边走边想着等下的开场白,该怎么说呢?

张小瑜回想着后世的场景:

在后世,张小瑜过年放假回家,最害怕这样的场景。一到村头,一大堆大婶大娘的在进村必经之地叽叽喳喳,那场面,不是谁都有勇气面对的。张小瑜至今还记得那次过年前回老家发生的场景:

那是腊月二十七的下午,张小瑜提溜着一个密码箱人五人六的坐出租到村头,然后下车走着回去。

小瑜一抬头就看到二三十村里的得力干将大嗓门在村头聊的热火朝天。

按照后世老家的习俗,这得叫人的。比如这个大娘,那个二婶。这个大嫂,那个小姑的得喊上一圈。

张小瑜乖巧的一个一个的喊着。

“小瑜,你这出去一年发财了啊,怎么都瞧不起人了?一年回来一次,烟也不发的啊?!”

听到人群中有人说这话,张小瑜赶紧掏出特意买的红杉树大贡发出去,玛德,直接干出去一包半。

那些小媳妇都不抽烟,竟然还接着。

看到张小瑜上道,一个大娘就嚷着:

“小瑜,有没有整到对象啊?要不要大娘给你介绍一个啊?”

还没等张小瑜开口答应,一个小媳妇就叫嚷着:

“大娘,你就饶了他吧。搞不好毛都没长齐呢?”

听到这话,另一个大嫂就喊着:

“不会吧?还没长齐吗?来大嫂帮你检查一下。”

听到这话,几个老娘们就朝小瑜走过来。吓的小瑜撒腿就跑。

然后众人就在小瑜身后大笑。

马上前世的事情了,可是现在人生地不熟的,鬼知道该喊什么啊。怎么办呢?指望土拨鼠?!别闹了,那小子应对这场面差远了。

就在张小瑜苦思冥想之际,听到不远处几个大婶小声的嘀咕着:

“那位是不是老周家的新女婿啊?”

“可能是吧,看着像。老周家那大丫头长的也不咋滴啊,咋能寻摸到这么俊俏的女婿捏。”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人家老周家大丫头虽然长的不行,可是人家还有二丫头啊。”

“啊,老周家二女共嫁一夫啊?”

“都有人看到过了,就是这小子,和老周家的二丫头今天早晨在门前大树下咬耳朵呢。”

“我也看到了,真真是这小子。哎呦,真不害臊。”

“可不是吗,我家闺女比老周家那大丫头漂亮多了,都没找到这么俊俏的姑爷。他家凭什么啊?还不是因为他们家有二丫头吗。”

“你这都算什么啊?昨天夜里我看到这小子钻进老周家二丫头被窝了呢。”

“说不定老周家二丫头比大丫头还先有身孕呢。”

……………

张小瑜:“……………”

沃日,这尼玛真牛逼啊,说的有鼻子有眼的。

当张小瑜靠近,一帮主力军就换了一副面孔冲张小瑜喊着:

“这位小哥,是老周家新女婿吧。”

听到这话,张小瑜喜从心来。玛德,自己还在苦思冥想的怎么开口呢,你倒好直接伸出橄榄枝了,正中下怀啊。

只要你们先开口就好办了,凭借着咱在后世的经验,接下来就水到渠成了。

“啊……是啊。初来乍到,不太懂规矩。大娘别见怪,来吃瓜子,花生,大家都别客气哈。”

张小瑜一边说一边把一包瓜子毕恭毕敬的放在人群中。然后又把土拨鼠的那包花生也接过来放在人群之中。

几个呼吸之间,一包瓜子和一包花生就被瓜分完毕。

口袋里装着沉甸甸的瓜子花生,众人对张小瑜也是客气有加。

和女人说话聊天就得有瓜子花生吃,这样气氛才能打开。这就跟和男人聊天一样,必须得喝酒,只要两杯酒下肚,就没有什么说不开的事。

瓜子吃上了,都不要张小瑜开口,就有人先问着:

“大兄弟,给你老丈人送了什么节礼啊?”

“哎,都是大众化的东西,没什么好炫耀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就行了。做人嘛,知足常乐。大嫂子,你说是不是这理啊。”

“大兄弟说的在理,人啊,就不能攀比。你看嫂子我,天天就在这闲聊,也没饿死啊。再看看那些天天出去干活的人,也没见富到哪去了。这女人啊,只要嫁人了,就别那么拼了。嫁汉嫁汉穿衣吃饭,有男人出去做工就行了,我们女人就在这聊天不挺好的吗。”

听到这话,一帮大婶大娘就附和着议论纷纷。

玛德,那些娶了你们的男人可真倒了八辈子霉了。这特么的就是那种典型的天天吃饱了没事干净找事的人。天天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还转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