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章 微薄的第一桶金(1 / 2)

加入书签

黄禹清点了马恩斯交易过来的首饰,四条金项链、六枚金戒指、两个金耳环,大小样式不一,看得出来这是从不同的人手中得来的,细看之下还有一些不知名的细小文字刻在上面,应当是类似“足金999”的标记,亦或者是铭文。

但是每件首饰上面都满是污渍,看得出是黄金,可这卖相实在是不咋地,于是黄禹把首饰挨个用水加洗洁精洗了个干净,并用纸巾将水渍吸干。

看着面前光鲜起来的黄金首饰,想了想,黄禹又走到一旁的置物架旁翻找了起来。

当初黄禹刚学着做饭那会,一直拧不清菜谱上写的1克盐、3克油到底有多重,于是专门买了一个小电子秤,可后来手艺差不多了就放置物架上吃灰去了。

不过三两下功夫,黄禹便找到了那把满是灰尘的电子秤,清理干净后,把首饰攒成一团,放到秤上一称,足有102克。

按照现在黄金价格来估算,相当于四五万人民币,而交换成本不过是一百五十块钱的大米而已。

想到这里,黄禹不由得笑出了声,之前他工资最高时也不到一万,四五万足够他以前不吃不喝干上半年了。

“哈哈!走起!变现去!”

只见黄禹大手一挥,一阵蓝色幽光闪过,黄金和电子秤便被收进了储物空间,背着个斜挎包就出了门。

他平时有夜间散步的习惯,记得附近十几分钟脚程就有一家回收黄金的店铺。

。。。。。。

黄禹大步走在街道上,虽然粤B市是华夏排名前五的大都会,可路灯照耀下行人却是相当稀少。

因为他所在的地方是粤B市北部,离繁华的南部市区远着呢,这里大部分居民都是天南海北来这租房打工的外地人,虽然已经到了七点多钟,但大部分打工人还在工厂里面加班呢。

虽然是揣着价值几万块的黄金独自上路,但黄禹倒也不怕抢劫什么的,华夏的治安不是他吹,好得一逼!

更何况黄金在储物空间放着呢,他身上就背着个空包而已。

但一边朝着目的地走着,他心里却渐渐泛起了波澜。

大名鼎鼎的粤B市,和燕京、沪市、粤A市并称为“北上广深”,可身为底层打工人的黄禹却丝毫不觉得这和他有什么关系。

毕业六年来他换过好几份工作,受尽了社会的毒打,还记得刚刚走出象牙塔的他目空一切,觉得自己早晚能够出人头地,年入百万不过是轻而易举。

可努力拼搏了六年,也蹉跎了六年,至今年收入没有超过十万,仍是一个底层打工人。

若大家都是如此,黄禹也没什么不平,甚至有人靠着自己的努力一举登天,他也只会暗道一声佩服。

可现实却是,物价越来越高,没钱的打工人工资却还是那个老样子,兜里的钱是越来越不够花了。

有钱的人反而越来越有钱,有钱也就算了,还天天炫富,炫富也就算了,还对着打工人的耳朵告诉他们,你没钱是因为你不够努力,你要找找自己的原因。

几天前黄禹都还在手机上看到,某个年入十几亿的主播一脸嫌弃,对着一群觉得商品太贵的观众说:“有的时候找找自己的原因,这么多年工资涨没涨,有没有认真工作?好不好?”

草,一种植物,现在的打工人就像这遍地都是的草一样卑微,虽然数量极多,但高高在上的家伙们却不屑一顾。

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我们的民族越来越富强,但还是有那么多老百姓一天天累死累活,到最后也就混个温饱,黄禹又何尝不是他们之中的一员呢?

包括黄禹在内的90后以及00后们,一面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热泪盈眶,一面却感觉自己的未来一片惨淡。

但是像黄禹一样的年轻人已经算好的,无牵无挂,和老板闹翻了、或者觉得干着窝火,大不了辞职不干就是了。

可那些三四十岁的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的,很多时候他们根本不敢请假,就为了那几百块的全勤,甚至不敢生病。

黄禹是个有原则的人,其中有一条便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以前的他,甚至现在他都还是处于“穷”的阶段,只能做到“独善其身”,但现在他至少已经有了“达”的资格,当初求学时“兼济天下”的雄心壮志,开始再一次在胸膛中慢慢燃烧了起来。

华夏的老百姓都是好样的,他们配得上更好的生活!

。。。。。。

脑子里这样想着,时间却是过得飞快,黄禹已经到了那家回收黄金的小店。

店铺不大,只有十几平米,玻璃门内只有一个中年大姐在柜台后面坐着,低头玩着手机,想必就是老板了。

黄禹推开玻璃门走进了店里,老板也适时抬起了头。

“你好,要卖黄金吗?”

“你好老板,是啊,手头紧,我这有套黄金首饰想要出手,急着用钱,帮忙看看。”

一边说着,黄禹打开斜挎包把手伸了进去,同时在包里开启空间虫洞,把那些首饰拿了出来。

老板没多话,只是打开台灯,拿起首饰一件一件看了起来,分辨着黄金的成色。

看了半天,老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